百合仍为自己的遭遇忿忿不平,记者请她的代理律师、六和律师事务所王旭东,以相对客观的立场,分析这起事故的教训。
A. 为什么索赔金额会这么高
王律师说,他跟同事接触到过几起交通事故造成对方成为植物人的案子,索赔金额都在100万元以上。因为植物人是一级伤残,残疾赔偿金、家属抚养费、精神赔偿费都接近死亡赔偿金,还要加上巨额的药费、护理费。“像百合遭遇的这起事故,老太太靠营养液、大量药物维持生命,一天的医药费就高达七八百元,一年就要20多万元;植物人需要全天护理,一年的护理费用也要2万多元。老太太70多岁了,法院一般只支持2年赔偿金,但如果2年后老太太仍然在世,她的家属依然可以就此事继续向百合索赔。”而如果对方当事人在60岁以下,家属要求的赔偿甚至可以达到20年,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所以开车,一定要注意行人,保护行人安全。
B. 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办法避免
王律师认为,就这起事故来说,虽然发生在斑马线上,但车主没有任何违章行为,车速很慢,事故情节并不恶劣,只能说是天灾人祸。
唯一可以减少损失的是,提醒车主加大商业险投保额度。目前保险公司商业险一般有5万、10万、15万、20万、30万、50万、100万7个档次,本案车主投保了50万元,已经不算低了。但目前以浙江的情况看,城市交通事故的死亡赔偿金就达到49万多元,一旦发生人身伤亡严重的事故,加上抢救费用,50万元肯定是不够的,车主可以考虑提高投保金额。
C. “撞伤不如撞死”吗
其他地方曾发生过恶劣的情况,“撞伤不如撞死”,因此发生事故后故意将伤者重复撞死,怎么预防这种情况?王律师提醒,这种想法是绝对要不得的:撞伤行人,只是民事案件,大不了赔点钱。而一旦将人撞死,那就要负刑事责任,驾照肯定要被吊销,还会被判刑。如果故意将人碾死,那更是涉嫌故意杀人,后果很严重。
D. 保险都会赔吗
我们平时发生一些小擦小碰,尤其是跟非机动车、行人碰撞时,有经验的朋友、甚至路人都会劝:反正你有保险,承认自己全责,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王律师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一旦你揽下责任,交警作出了事故认定,要想推翻是很困难的:虽然理论上,对认定不服的,可以向交警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核,但一旦对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复核程序就会终止,等待法院的裁决。而事实上,法官没到过事故现场、对事故的认定也没有交警专业,因此极少会改变交警的认定。所以,事故发生时认为是小事,不认真对待,可能就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要安心享受新车先要迈过5道坎
1-5月,在关于车辆质量的投诉中,92%为刚购买6个月内的新车
新车投诉,一直是汽车类相关质量投诉中的大头,自今年1月1日至今,本报接到的各类投诉中,92%的质量类投诉属于刚买6个月内的新车型,比例之高,令人咋舌。
1迈“车检坎”
新车通不过车检,4S店“聪明”手段不能信
如果一辆开了多年的车,通不过车检还情有可缘的话,崭新的车“栽”在检测线上,着实令车主难以接受。事实上,新车检验不合格,这样的事并不少。那些挂着“检验合格证”新车,通得过厂家的检测,却就是通不过交通部的车检。
“簇新的车,竟然通不过车检。”严先生开着刚买的新车,前往车辆检测站过线检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连座椅上的塑料套都没来得及撕掉的新车,竟接连两次被“打”回。这让严先生非常郁闷。“新的时候就通不过车检,‘老’了以后怎么办?”
严先生车辆车检不合格的原因是“制动不合格”,检验结果让他难以置信。结果显示,在一定制动力下,该车平衡性不足。“检测员告诉我,及格线是24分,我的车才得了17分,还差很远。”
对此,站在严先生一旁,陪同验车的4S店工作人员却不怎么急。他向严先生解释说,这辆车刹车不过关,很可能是“磨合不够”。“开回4S店,让技师调试一下,再上线就一定能通过。”
新买的车,“栽”在检测线上其实并不少见。“新车检验不合格,在我们这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车检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最严重的一次,4S店带来一批同型号的车,一大半不合格。”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车辆过线检测,一般有外观、底盘、刹车、灯光等多项内容。而新车车检不合格,一般以灯光和刹车问题居多。“灯光亮度不足、刹车失灵、刹车后车辆平衡性不佳,常常导致新车车检不合格。而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品牌的车型上特别集中。”甚至有新车因为刹车问题,在检测线上出了事故。今年早些时候,在杭州的一家检测站内,某国产自主品牌的小车在过线检测时,一头撞上了前方待检的另一辆车。据悉,车子是专业检验员开的,但刹车太软,出乎检验员预料,径直撞了上去。
据了解,新车出厂时,首先经过厂方的检测,并由厂商颁发“新车出厂检验合格证”。可是,就是这些挂着厂商的“合格证”的“合格车”,反而在管理部门的检测线上,成了“不合格”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问题首先出在厂方身上。“目前汽车出厂应符合哪些标准,国家都有严格规定。如果厂方对于每辆车按照规定执行,应该不会出现车检不合格的情况。可是,目前不少厂家对于新车按批次抽检,并不是逐车车检;另外,有些厂商的检测打了折扣,这些都会导致不合格车辆,被打上了合格的标签。”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新车通不过车检怎么办?据悉,不少4S店派出工作人员陪同车检。万一出了问题,他们就会拿一套“非常规”方法应付。例如,有些新车的刹车偏软,4S店工作人员会把车在附近开一圈,把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的油磨掉一层。车灯亮度不够,4S店又会拿出另一套办法——在车灯上临时加一条电线,加大电压,车灯就够亮了。待通过车检后,再把电线拆掉。
可是,这样“非常规”应对车检的方法,并非长久之计。“刹车的磨合,车辆卖给车主之前就该完成了。给车灯临时增加电线,虽然应付得了车检,可通过以后,如果不拆电线,车灯寿命会大大缩短;拆了电线,车灯亮度依然不够,有可能会对接下来的行车造成安全隐患。”车检站的工作人员表示。
评析>>>
如果碰到新车车检不合格,车主应要求4S店换车,或退回原厂进行维修,不要任凭4S店采用“非常规”方法,蒙混过关,以免给日后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2迈“提车坎”
新车现旧痕,提车不仔细退车难度大
家住青浦的消费者朱先生购买了一辆车,价格36800元。本以为拿到新车后可以方便出行并改善生活,但事与愿违,购车两个月后,朱先生就发现该车车架、底盘有生锈现象,而且多处有陈旧或者维修过的痕迹。在与经销商多次协商未果下,求助消保委。
朱先生称,新车行驶了2个月就发现底盘和车架生锈、尾部有撞击后维修过的痕迹、轮毂响声等问题。与经销商交涉多次,但对方一味推诿,称店方只负责售后维修,质量问题是厂家的事,也无法保证维修后的质量。自己好不容易买辆车,但没想到车却成了负担,致使自己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损害。因此,要求退车并赔偿损失。
对此,经销商表示委屈,认为自身已将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向厂方汇报,厂方也很重视,并专门派了技术员到上海协助调查、协调;而且公司也提出了维修和适当补偿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消费者的要求与公司的意见相差甚远,因此无法继续协商。
消保委认为本案的焦点有两点。
一是,汽车究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来看,该车应该是存在瑕疵的,但是否达到不合格的标准不明确。另外,消费者并不能证明该车车尾的焊接维修痕迹是出售前就存在的。因此,在目前未经检测的情况下,质量是否合格难以判明。
其次,经营者到底该如何承担责任。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1条规定:“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照该条规定,对于质量瑕疵违约责任的承担,适用顺序是先维修,再更换、再退货,也就是说,能维修解决的,就不应当直接更换,除非有证据证明,维修之后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因此,在车辆未检测的情况下,消费者要求更换法律依据不足。
不过,《合同法》第112条也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最终,通过消保委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1、调换整体车身包括车门,并由厂家整体喷漆;2、一次性补偿消费者损失3000元。
评析>>>
汽车质量问题,向来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由于目前汽车没有三包规定,因此给调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很难改变厂商行事做法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除了要寻找口碑好的经销商外,在提车时也要多留些心眼。
3迈“异味坎”
新车有怪味一月未散,没有国标难维权
3月底,顾先生购买了一辆锐志(图库 论坛)轿车。刚开回去,就感觉车内味道刺鼻无法忍受。随后几天,坐车的人都出现了眼睛刺痛、喉咙肿痛、头疼头晕等现象。
“孩子不到一岁,不敢把娃放到车上。车里的矿泉水我都不敢喝,一喝就恶心想吐。车里放的毛巾和纸巾味怪怪的。我每天下班开车回家立刻把所有外衣都晾在阳台上,但第二天衣服上还是能闻到刺鼻气味。”顾先生在和4S店沟通后,买了很多活性炭放到车内,并先后使用过暴晒、通风等方法“除味”,但是直到4月中旬,车内的怪味依然“顽固”。
几次和丰田售后联系后,都没有得到解决方案。顾先生5月初将车开到了环境监测站,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这时的车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处理,味道已有所减淡,但顾先生拿到的监测报告显示,车内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两项指标均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中甲醛超标0.21倍,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1.26倍。
顾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开新车去检测的还有很多。据悉,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由来已久。中国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公布过一份监测结果表明,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近九成汽车存在空气质量污染。前几年北京等地还陆续发生了“新车苯中毒致死”等案件。
据有关专家介绍,新车内刺鼻气味,主要是车辆在装配时用的黏合剂散发出来所致。如果味道浓烈,说明车内可能存在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超标现象。
像顾先生一样烦恼的车主维权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国家至今还未发布关于车内空气的质量标准。“明明污染了,但是因为没有标准,厂家有可能拿这个来推脱责任。”顾先生认为,没有标准的情况下,新车污染是事实,厂家应积极想办法解决,但更希望国家尽早出台标准,彻底卡住车内污染的源头。
评析>>>
各界呼吁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的声音一直没有中断过,之前环保部牵头制定的《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但目前尚无“下文”。
在国家标准迟迟未出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新车后,除了在车内摆放一些竹炭包、柚子皮之类的物件用来吸味外,本报还要给消费者两点建议:首先,提车后先不要着急为车辆贴膜,因为刚贴完膜是不能开车窗的,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会人为制造“污染密室”;其次,材质不佳的脚垫及坐垫、廉价的车用香水等一系列装潢品都是怪味源,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先把好关,选择购买口碑较好的品牌产品,否则就尽量少用。
4迈“轮胎坎”
购车两个月轮胎鼓包,专家认为4S店应赔偿
管先生在4S店购买了一辆轿车,说明书上称,轮胎属易耗品,保5000公里。提车两个月后,里程刚过3000公里,他发现车辆配备的锦湖轮胎右前胎起了一个“3×10厘米”的大包。4S店的维修师傅看了看轮胎,得出的结论是“外力作用引起的鼓包,不能赔偿”。管先生对这个结论非常不满,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碾压路面对轮胎的挤压算不算外力作用?如果这也算,那么汽车轮胎只要出现鼓包等问题,一律可以用“外力作用”几个字来搪塞了。他认为只要不超过5000公里,轮胎损坏都应该在理赔范围内,除非能证明系用刀子或尖锐物体扎割轮胎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
律师认为,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就是一份格式合同,如果管先生车辆说明书上有“轮胎保5000公里”而没有详细地说明在哪种情况下保5000公里,发生纠纷后,会有几种解释。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对于这样的格式条款,要作出对制订这份格式条款方不利的解释。在这起投诉中,4S店有责任赔偿消费者轮胎。
评析>>>
轮胎的鼓包和胎裂现象的发生,绝大部分是由于使用中出现强烈冲击,导致轮胎在冲击物和轮辋凸缘之间产生严重的挤压变形,造成胎侧帘纱被剪切而断裂。这时,轮胎内部的空气就会从断纱处顶起,形成鼓包甚至胎裂;有时候也会因为材料间分离或受到污染等原因造成。一般的鼓包和胎裂的位置,都发生在轮胎胎侧部位。更重要的是,轮胎异常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轮胎鼓包,在高速驾驶中很可能造成突然的爆胎,致使车辆失控酿成车祸。
5迈“质量坎”
中华车刚买一天就漏油,令车辆无法启动
曹某购买了一辆中华牌骄车。当晚开回家停在水泥地面上,次日早上发现汽车有轻度漏油。当车辆行驶360公里时漏油现象加重,导致该车无法启动。曹某找到了汽车销售公司要求帮助解决,该销售公司答复是,将该车拖送到4S店处理,但拖车及相关费用由消费者承担。曹某对此不能接受,于是便来到消保委投诉。后经调解,销售公司最终承诺负责将汽车修好后送至消费者手中。
谭先生表示,自2月份购车以来,他的新车小毛病不断,雨刮、玻璃窗等易损件常出现小问题。而最令人气愤的是,这些小部件的维修费用都要自己掏钱。
谢先生新车到手第二天,就发现车尾部的排量标志1.8T的“1”字掉了;10天后他开车外出,又发现车前保险杠掉了小孩子巴掌大的一块漆,发动机舱盖上的喷水口也裂了;打开前发动机舱盖,右前方的一颗螺丝也有问题,缺少和左边螺丝一样的统一编码。
今年春节前刚买车的杜先生也表示,虽然现在的汽车配置比以前好,但车辆质量明显大不如前,新车均会出现跑偏的问题。据杜先生介绍,自己朋友新买的车曾出现发动机异响现象,而且久修也没能解决问题。由于出现质量问题得不到保修期内的合理解决,后续可能出现的汽车使用成本增加,杜先生颇为担忧。
评析>>>
一些厂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试图通过频繁推出新车型来吸引消费者,而这就在无形中缩短了新车型的上市周期,使一些新车“先天不足”。新车质量投诉是车辆硬伤,消费者很难规避,建议消费者若不幸买到质量瑕疵车,一定要收集好车辆瑕疵证据,并保管好各类拖车、维修、车费等票据,向厂商提出一定量的索赔,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