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段500公里的试驾旅程之后,我就在头脑中一直思量着这台改款后的全新奔驰C260L留给我的印象。的确,这一代奔驰C的设计对用户的影响太过深刻了,以致于它的成功很大程度都要归功于此。当然,这不只是颜值高,更重要的是它营造出的那份远超用户预期的豪华感。
很显然,这一次改款,诸如:长轴距运动版配备的闪钻格栅、全新的LED大灯、C字形的尾灯以及全液晶仪表等等,又如愿以偿地达到了吸睛的效果。但摆在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奔驰要在最走量的车型上用1.5T取代2.0T?毕竟现在各家都是靠着2.0T来打天下。其实奔驰很清楚,这一步棋看似有些冒险,但在这个技术更迭的时代,与其跟在对手之后被迫升级而错失先机,倒不如抢先一步成为电气化与智能化的领跑者,这恰恰是奔驰对趋势的理解。而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把1.5T+48V的动力系统用在C级的最主力车型上。
1.5T+48V的奔驰C260L,性能到底如何?
这一次改款,奔驰正是在C260L用上了1.5T+48V的动力系统,取代了此前配备2.0T发动机的C200L。而这尾标数字的变化,恐怕其意图也是为了填补中国用户对变成1.5T后的心理落差。
至于动力表现,踩下油门,这台C260L起步、加速的表现,一切都还是奔驰那熟悉的感觉,平顺、舒适,感觉不到任何涡轮增压突兀的表现。继续深踩脚下的油门,发动机转速攀升得很快,但随之而来的加速感却似乎有些平淡,少了些加速时的轻松与酣畅的快感。
这么说也许对它有些不公平,毕竟从数据上看,这套1.5T+48V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80Nm的数据表现,绝对算是现有1.5T这个级别里性能最好的了,比竞品可要高出了一大截,甚至不比一些低功率的2.0T性能差。其实,这套动力系统最好的发力点是在3000-4000rpm,因此稍加些油门,9AT变速器就会很敏感地把转速拉升到这一范围,以激发它全部的爆发力。当然,这台1.5T发动机的扭矩平台要比一般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窄得多,扭矩爆发的转速也要高得多,而这恰恰给这套48V电机系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我不否认,48V电机对驱动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别误解,它的电机功率很小只有10kW,并非是在高速行驶中注入更强的动力。准确的说,48V电机对动力的补充,实际是用来弥补涡轮增压发动机低转速的扭矩表现,提升加速时的舒适体验。直观感受上,发动机启动时的震动会更小,起步加速甚至比一般涡轮增压发动机平顺得多,完全没有低转速下的疲态,更没有扭矩突然蹿升带来的不舒适感。一旦到了发动机自身的发力点,电动机对动力的辅助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套48V电机系统除了对舒适性的改善以外,它对经济性的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如水泵一类原本需要发动机拖动的用电设备,现在都实现了电气化,这对于发动机来说,就像是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大包袱。再加上这台C260L具备的熄火滑行能力。综合在一起燃油损耗可以降低5%~10%。别小看这一点点经济性的改善,俗话聚沙成塔,如果将所有这些损耗累计在一起,它对节油效果的影响可就相当可观了。所以在我们行驶500公里后,还能在油箱中剩余半箱油,这也就很能说明它的经济表现了。
总的来说,这台1.5T发动机的表现,除了确实有排量小的劣势以外,它的动力性能还是值得肯定的。而面对动力性与经济性需求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更倾向于后者,这也正是奔驰用1.5T取代2.0T的信心所在。
智能化升级让奔驰C的豪华感更有时代的色彩
智能的话题,已经成为汽车进入下一个时代的技术主题,这次奔驰C的改款,除了动力系统的升级,另一个重点正是在智能配置上。
当我坐进这台奔驰C260L后,眼前依旧是一份精致与豪华,柔软舒适的座椅以及柏林之声音响,再配上带触控功能的新款方向盘,隐约有种坐进了奔驰S级的感觉。没错,这就是奔驰想要的达到的效果,甚至可以说这种氛围的营造,正是奔驰当下最显著的优势。
新升级的10.25英寸悬浮式液晶显示屏替代了老款车型上7英寸液晶显示屏,再配上显示效果尤为绚丽的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的确很显科技感。遗憾的是,这套系统感官上虽然很像最新的MBUX系统,但其核心仍与MBUX系统有着本质区别,并不具备触屏,自然语音以及AI人工智能等最新的技术。不过屏幕提供了清晰度极高的显示效果,响应速度快了很多,尤其是增加了诸如车载系统与微信互联等本土化应用,都迎合了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
基于导航系统的地图信息和GPS位置数据,自动空调系统与GPS相连。若车辆进入隧道,系统将自动将空调换入空气内循环模式,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车辆。一旦车辆离开隧道,内循环又会自动更换为外循环,新鲜空气可再次流入内部。
数日前,车云菌得到一个在内蒙测试风行T5的机会,在短暂的几个工作日里,“我”从各个方面都细细体会了这款东风风行的产品,无论是它的动力、操控还是车载互联系统的易用程度,我都从挑剔用户的角度去试着体会。
与此同时,结合车云菌之前还曾经试过一款风神AX7的经历,我想简单地试着从风行T5开始,评价一下整个东风旗下“风之子”产品矩阵的习得与迷思。
我们不妨先来说说T5带给我的直观感受:
作为国内几个合资大厂,东风系很幸运地和法国PSA集团走到了一起,相比较德国同行对整个技术体系的严管,法国同行倒是更乐意给东风旗下的自主品牌打开不少技术方便之门。
所以,我们能看到类似AX7那样,用老CR-V平台搭载整个PSA动力系统,再加上自主设计包装出的一款产品,它既满足了市场对硬件可靠性与性能的需求,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设计团队,推动了自主设计。
同样的,风行T5也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通过引入一部1.6T发动机来提升整车的竞争力(弥补1.5T车型动力不足的问题)。从驾驶体验来说,这部输出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150kW和280Nm的动力单元在通过一台7DCT双离合变速箱把动力传递到地面后,给T5带来了干脆又流畅的加速体验,这是T5入门版上1.5T发动机与CVT变速箱组合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而且,作为一部血统上有着宝马技术授权的发动机,1.6T的动力单元置于T5的发动机舱内,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表现。
但是,动力系统的性能出色并不能掩盖平台技术的不足,举个例子来说,T5的直线加速能力很强,但只要车速略快,手中的方向盘便出现指向性欠缺的问题,这种不安定感会影响你继续把油门踩到底的决心;与此同时,当车辆的负载稍多,车辆过弯时带来的侧倾支撑也不明显。
T5的这种特性,与其平台当初的定位有直接关系,虽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非铺装路面上提供可靠的表现,但在整个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很难相信设计一款内饰精致的SUV,目的是让它天天走在非铺装路面上。
在外观和内饰的造型方面,东风旗下自主品牌在最近几年的进步还是直观可见的,虽然一些设计还是有模仿的影子,但在材质选择和人机交互设计方面,类似T5这样的产品都证明设计师在逐渐找到感觉。
比如说,在T5的外观造型上,设计师熟练运用了LED侧边灯、立体头灯、大跨度的腰线、悬浮式车顶、横贯式尾灯等眼下时髦的设计元素,打造出一个视觉效果很和谐的整车形象,并灵活采用了行李架这个功能件,给T5增添了一些精致的感觉。
在内饰上,T5大胆采用了红黑色系搭配,外加大屏+数字仪表盘的科技配置。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T5的数字化仪表盘还是围绕驾驶员搭建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强调科技性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冒进,而是表现出了对驾驶员使用习惯的尊重。
举两个例子来说,T5的数字仪表盘虽然功能丰富,但显示的信息却很节制有逻辑(也便于切换显示内容),这一点就要比那种把大量信息都堆砌到仪表盘上的做法要好很多,后者很容易导致关键信息看不清;此外,T5的中控大屏虽然尺寸大,但通过接近垂直且面向驾驶员倾斜的设计,使其在日常使用中也很少会受到反光的干扰,这一点确实做的不错。
除了以上的点,在一些小细节上,比如车门上的储物槽、车内气味控制、空调出风口、控制按键布局等方面,T5的设计合理性也都不逊色。只是,车云菌想提到的一点是,眼下不单单是T5这款车,绝大多数自主品牌产品都在中央通道附近大量采用钢琴漆材质,考虑到排挡杆的使用频率,外加钢琴漆材质“显脏”的特点,车云菌认为以后设计师对钢琴漆材质的使用也要节制一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试驾的T5,搭载了东风风行与腾讯合作开发的车联网3.0系统,该系统的亮点就是基于腾讯丰富的互联网服务,包括音乐、语音控制、娱乐、微信等,实现车端和手机端的智能互动。
举例说,这套车机系统的语音识别技术很智能,甚至可以根据后文的语音命令去修改之前的识别错误;而且整套系统提供的服务还多,一些搜索音乐或者查询股票、地理位置等信息的需求,都可以很好地被满足。
当然,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当T5的车主把自己的手机和车辆绑定之后,还可以直接把微信里分享过来的位置,发送到车辆端用于导航,这就大大方便了导航系统在这辆汽车中的应用场景;而且,如果用户的手机上装了风行的智能管家APP,还可以实现远程查询车辆状态,远程遥控启动车辆发动机进行预热或者预制冷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