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第十代本田雅阁动力怎么样及东南DX7 Prime 1.5T操控性如何

2019-09-25 16:14:07    来源:    作者:     车评 >

从2017年第十代雅阁诞生见到照片,到国内参加品鉴会见到实车,对雅阁的每一次接触都产生更多好感和期待,这次终于有机会用三天的时间好好体会身后这台第十代广汽本田雅阁,所以在本期节目中要跟大家分享很多我对本田,对Accord品牌,对这台第十代雅阁的认知和感受。

雅阁诞生于1976年,那时它还是一台两厢车,修长的车头和四圆灯的经典搭配,即便是在四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其设计造型依然足够运动,其实,在90年代之前,本田雅阁的设计风格和定位都在追求运动性能、前卫设计和科技感。

这其中最显性的代表是85至90年的第三代雅阁,楔形车身加翻灯正是当年最具未来主义的设计思维,如果你想更极致,还可选装液晶仪表,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那是本田称霸F1的年代,雄心壮志大到连法拉利都踢。

从第四代开始,雅阁因为市场定位的转变,设计画风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车身尺寸也是一代代增大,从原本年轻、激情、运动却不乏务实的定位,开始将设计研发中心往公务中高级轿车倾斜。当然,本田对机械的执着与精进从未停滞过,每一代雅阁的操控和动力表现都是其核心卖点。但随着购车主力人群的变化,本田开始意识到迎合年轻人的重要性,造型设计的天秤重新向年轻、运动倾斜。

正因如此,第十代雅阁就像是一次轮回,凹凸有致的前脸设计,就像一张轮廓分明的脸,溜背式车尾造型,将三厢车的油腻感抹得一干二净。

侧面隆起的腰线用有力的方式表达着性格里的锋芒。在时隔41年后,第十代雅阁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回归它的年轻态!

这几天开着第十代雅阁,收获了很高的回头率,有走街的年轻人,有开车的中年人,更有开着老雅阁追着我们拍照的本田粉,很明显他们一定是被这台雅阁触动了。

这不禁让我思考,什么样的人会考虑购买B级车,什么样的人又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高级车市场中选定雅阁呢。

通过这几天的使用,我的答案是品质感、科技感和驾驶感。

品质感其实更多来源于品牌,经历十代的更迭,雅阁依旧长青不衰,在全球范围都是本田总销量的最重要构成,雅阁本身就代表着可靠、稳定、成熟,实际点说就是保值率很高,维修养护成本相对低。

科技感其实一贯是本田的精髓之所在,但在此之前本田表现得更像一位技术控的工程师,一丝不苟,坚持自己所认定目标去不断突破,所以,我们见到F1赛场上本田对发动机动力的极限压榨,我们见到本田运动型车对结构轻量化的高要求,我们还见到本田家用车对空间扩展性能MM理念的极限思考。

也正是这些梦想般的追求成就了本田,不过好在,这一代的雅阁还是更加着重包装自己,就好像一位戴上了Google眼镜、身着潮牌、踩着滑板的中年大叔,不但不觉得违和,反而觉得是酷酷的Geek范儿。

聊到驾驶感,则应该从两方面分开说,历代雅阁中最大的共性就是好开、易上手,当年我刚拿本的表妹,买车前试了好多车,让她感觉最好开的就是雅阁,这的确是雅阁的优势,具体表现为油门刹车的响应调校的最为得当,比如,相比凯美瑞,油门没有那么贼,刹车没有那么柔,相比天籁,开着不显大,操控更加自如,是一款有一定驾驶乐趣的中高级车。

而另一方面就是运动性了,毕竟这是本田!不谈运动还怎么姓Honda呢?先说动力,真的不必纠结1.5T+CVT的动力搭配,但我的确更加推荐购买260Turbo高功率版,在我试驾的头一个小时内,我感觉油门响应有些许迟缓,但随着我驾驶风格的保持,这种现象改善得越来越明显,从发动机控制层面说,电脑在学习适应你的驾驶风格,从驾驶员的角度说,你慢慢适应了踩多深来多少的控制方式。

对于这台发动机我的评价是:非常勤奋努力,它全面超过了上一代2.4升自然吸气的功率扭矩表现;对CVT变速箱的评价是:很佛系的太极派,平和且能打。

底盘的滤震风格是前段柔和,后段硬朗,路况条件好时能打满分,路况稍差,开快比开慢舒服;特别颠簸时,缓慢行驶会更有质感,总体而言,支撑很棒,坐姿低,路感好,方向准,绝对算得上是台运动型中高级车。

而把他们搭在一起,就恰好是保留了B级车该有的稳重并附赠足够诚意的运动。

近年来,自主品牌在国内SUV市场表现的十分强势,风头甚至盖过了一直主导国内市场消费习惯的合资品牌。靠的就是更大的车身尺寸,更出色的外观设计,以及越来越好的驾驶质感。而本文的主角东南DX7 Prime(以下简称DX7 Prime)正是众多自主品牌SUV当中的佼佼者之一,作为东南汽车旗下的首款SUV东南DX7换代车型,它的实力能否继续对同级别的对手发起冲击?

DX7 Prime可以看作是东南DX7的升级版车型,在外观方面有许多细节方面的提升,DX7 Prime相比老款更加年轻运动,前脸进气格栅尺寸更大,看上去更犀利。

DX7 Prime 的车头设计语言更佳清晰,体现出“大鹏展翅”的设计理念,大灯、中网和进气格栅融合为一个整体,大灯升级为具备自动切换远近灯光功能。

在前进气格栅下方也搭载了相同的黑色蜂窝状进气格栅,下方搭配银色装饰护板,凸显出SUV车型的硬派风格。

在雾灯区域,除了基本的雾灯以外,还配备了转向辅助灯,当方向盘转动到一定的角度时该灯就会亮起,以达到警示作用。

腰线程上扬态势,延伸至后灯组,新车尺寸为4585/1900/1718毫米,轴距为2700毫米,车长和车高相比老款都有所增加。

后视镜采用双色设计,上半部配色与车身同色,更富有层次感。此外,全系搭配后视镜电动加热,除入门版外配备后视镜电动折叠,以及两侧都集成了摄像头。

作为换代车型,在车身C柱加入了Prime铭牌,在体现了身份的同时,更具精致感。

DX7 Prime的尾部设计可谓是饱满有度,体态丰腴。重新设计的后尾灯和后保险杠也增强了尾部的运动感,老款圆形的排气口也换成了更具运动感的长方形。

轮胎采用玛吉斯BRAVO HP-600轮胎,轮胎规格为235/55R18,这个系列的轮胎主打静音舒适。

进到车内,DX7 Prime内饰的质感和科技感也有了明显提升,实拍车辆为全黑内饰,此外新车还提供红黑内饰可选,中控显示屏也升级为了10英寸的LCD悬浮式炫彩触控显示屏,并内置了SEMI-Ⅲ东南多媒体触控智联网系统。提供4G网络及热点分享,智能语音交互,3D AVM全景影像等功能。

整个中控台基本被搪塑材质所包裹,做工也保持一致高水准,仿真双缝线设计给车内营造了一定的豪华感。

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十分简约,并没有过多复杂的设计。但在3/9点处设计了凹槽,使驾驶者拥有更好的握感,尺寸大小和皮质的质感都属于同级别的平均水平。

DX7 Prime 提供了全液晶仪表,并且显示的信息十分丰富,左侧可是实时显示四个轮胎的胎压,右侧在开启导航时还可以提供简易版的实时导航。此外,还提供两种不同模式的显示界面。

10英寸的LCD悬浮式炫彩触控显示屏的手感和反应速度都不错,配备了百度carlife,导航、智能语音交互、4G网络及热点分享等功能,在车载互联方面,新款的提升十分显著。

在屏幕下方,是一些常规操作的物理按键分布区域,像是中控锁、全景影像、智能语音唤醒、倒车雷达以及空调控制面板都集中在这一位置,但采用钢琴烤漆材质很容易变成指纹收集器。

在挡把区域的四周集成了众多配置,包括两档可调的座椅加热、驾驶模式选择、电子手刹、AUTOHOLD等等。挡把的后方是HMI快捷键,采用了拨轮和旋钮的组合方式,阻尼感和反馈手感都不错。

DX7 Prime采用了同级别少有的风琴式油门,相比悬吊式油门,风琴式油门对于油门的掌控更加精准,并且是长时间驾驶不用易疲劳,且成本更高。

DX7 Prime 座椅采用真皮材质、座椅支撑性和包裹感都不错,并且主副驾驶都提供座椅电动调节和座椅加热。后排配有三个独立可调的头枕,并且靠背角度支持可调。后排的地台中央几乎没有突起,保证了后排中间座椅的舒适性。

DX7 Prime 后备箱常规容积为456L、内部空间比较规整。放到第二排座椅后,几乎形成一个纯平的后排空间,后备箱空间扩展至1180L,具备较强的装载能力,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车需求。

另外,试驾车辆还配有电动尾门以及脚踢开启后备箱的方式。

对于一款SUV车型来说,全景天窗绝对算是一个加分选项。DX7 Prime 配备的全景天窗面积接近1平米的采光面积和0.45平米的开启面积。

此外,DX7 Prime 还具备车辆自检和车辆远程控制等功能,只需要下载一款名为on Cloud的APP就可以实现。

我们此次试驾的为1.5T的版本,搭载型号为4A91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56马力,最大扭矩215牛·米。动力在涡轮介入前,只能说中规中矩,涡轮介入后会有一定的推背感,日常驾驶也是偏向舒适轻快的驾驶风格。涡轮大概在2200转介入,介入后动力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猛踩油门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推背感,总的来说应付日常驾驶绝对是够用的水平。

与动力匹配的是一款采购自现代集团的6速自动变速器,而1.8T的车型匹配一款6速双离合变速器。这台6速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的配备十分的协调,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不紧不慢。日常驾驶时,它的换挡动作很平顺,即便是在比较拥堵的路况下,变速器也能很从容地应对,并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顿挫感。只有在急加速的情况下,能感觉到变速箱的换挡度会有些力不从心,所以DX7 Prime 并不适合开快车,轻松惬意的驾驶风格更符合它的定位。

制动踏板的调教可以给高分,首先软硬度适中,长时间驾驶不容易疲劳。此外,制动踏板并没有虚位,可以说是踩多少有多少,即便第一次上手也很容易适应。

转向手感属于男女通吃的定位,不会过重也不会过轻,转向的虚位很小,指向性比较精准,转向的阻尼会随着车速的增减做适度的调整,符合这个级别SUV车型应有的水准。

悬架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形式。实际体验下来,悬架在舒适和运动方面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兼备,在日常驾驶时车辆对于路面细碎震动过滤比较彻底,在高速过弯时,车身能够保持一个比较从容的姿态。唯一的不足是,在遇到较大颠簸或者非铺装路面行驶时,悬架的滤震性还有提升的空间,但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已经足够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热门文章

热点推荐

精选文章